湖北省襄陽市老年大學在大疫大考面前,堅持政治引領,以全面建設小康推動脫貧攻堅為目標,在全校1.37萬名師生中開展“愛黨、愛祖國、愛英雄”以及“全面建設小康”主題教育活動,為深化拓展扶貧領域“基層減負年”工作,帶來了新氣象,增添了新動力,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,創建模范老年大學提供了有力作風保證。
“三愛教育”活動中,“五老”與中小學環保小志愿者一起清掃城市社區垃圾,發放創文宣傳手冊,助力創建文明城市;“五老”宣講隊,先后圍繞講好戰疫故事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、黨史國史教育、傳承優良家風家教家訓等主題開展線上宣講活動,5300多名“五老”,518個“五老”宣講團,面向青少年開展宣講活動500余場次。
襄陽市老年大學以“大手牽小手”、老少文明、社會家庭文明一起走的責任擔當,形成了父帶子齊上陣,爺攜孫共抗疫,老誨舉家獻愛心的生動抗疫家庭氛圍。攝影系主任陶宜軍,號召本系老同志以相機記錄社區抗疫先進典型,線上展出優秀抗疫佳作100余幅,在其影響教誨下,新京報記者的兒子陶冉,第一時間奔赴武漢前線,報道抗疫事跡,65天拍下7萬幅照片,《中國日報》《中國攝影報》《新京報》等媒體專題刊發。
“抓方式創新,務求真功實效”。學校注重把“三愛教育”與市委作風建設“攻堅年”活動相結合,做到“五法并舉”,即:學習引導法,用“三愛”的有關資料和抗疫鮮活的教材組織學習;典型激勵法,講好身邊的典型;宣傳助推法,加強輿論引導,擴大宣傳影響;制度比較法,結合抗疫實情,開展深入的思考和討論“我從戰疫看制度”;教學互動法,利用課堂、展板、網絡等平臺,歌頌黨、歌頌祖國、歌頌英雄。
創新活動模式。全校學員在線學習累計超過30萬課時。在“三愛教育”實施中,音樂系戲曲身段班開展“銀發心聲”線上座談討論,大家抒發心聲、暢所欲言,從晚上7點到深夜12點,仍意猶未盡。建黨99周年,學校舉行“向黨說句心里話”活動,廣大學員對黨的至誠摯愛深情厚意,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可稱之“爆棚了”?!捌咭弧币淮笤?,各班微信群鈴聲不斷,“炸開了鍋”,大家用一條條肺腑之言,一份份大大的祝福,一件件精美的藝術作品,一遍遍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》歌聲,共同歡慶了黨的生日。
在“三愛教育”活動中,該校充分發揮好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。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,重點辦好市老年大學校報、???、網站、微信公眾號等宣傳陣地作用,開辦“三愛教育”專欄5期,刊發“三愛教育”活動快報3期,及時向國家、省市重要媒體推廣活動成效。截至目前,已在省市主流媒體上宣傳推出“三愛教育”先進典型40多人次。老同志們通過思想鮮明、生動活潑的“三愛教育”活動,深刻感受到,有黨才有靠,要切實扛起脫貧攻堅重大政治責任,堅決克服疫情影響,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。
來源:執法輿情網
